2005/11/12

極化社會中談多文化主義
分類:鏡中媒介

◎yuyen

上張錦華老師法蘭克福批判理論課已是十八年前的往事,閱讀「公共領域、多文化主義與傳播研究」一書,張錦華老師的發言位置已不是十八年前那位堂堂課都談批判理論的歸國學人,而是處於多文化環境、多重認同紛爭中台灣社會一份子。從書中一中一台報導研究、媒介的意識形態分析,似乎發現,面對媒介以「主控意識型態」與「對抗的意識型態」為主時,1992年時已少有媒介是「協調意識型態」。張老師面對這樣的研究結果,也只能感歎媒介的意識型態對立的多、協調的少(張錦華,1997:頁61)。

那麼,十五年後的今天呢?翻開2005年11月11日各報頭版討論修廢軍公教18%的新聞:中央日報是「軍公教怒轟…發動遊行」、聯合報是「採最嚴方案,逾30萬軍公教受影響」、蘋果日報是「民眾多肯定,全教會:肥高官瘦小吏」、中國時報是「20萬公教月損萬元、荷包大失血」、自由時報是「18%改革採甲案,省6千億」、台灣日報是「改革節餘擬挹注老農津貼」。同樣一則新聞,呈現出來的還是各報的主控意識型態與對抗意識型態,蘋果日報反而是具有「協調意識型態」的媒體。十五年了,社會變化很大,不變的是台灣媒體中霸權與意識型態的對抗,媒體呈現的對立氣氛,與1992年張錦華分析的一中一台新聞在媒體中的對立一模一樣。台灣從民主化走到了兩極化,媒體在商業機制下,也鼓勵報刊、媒介與政論走向了極化。

多文化(multiculturlism)觀點正是當前全球的重要課題。本周法國發生非裔青少年火燒暴動而宵禁事件、上周英國外相宣布因應穆斯林火燒地鐵而要BBC成立阿語廣播電台,全球因為回教文化與基督教文化、優勢族群文化與弱勢族群文化對抗的時刻,台灣的媒體從平面到電視也呈現出兩種對立而無對話的媒體現象,其中也隱含了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兩種文化與族群認同的衝突。此刻,正是張錦華老師書中所述:「族群文化的衝突是當前世界主要危機之一」、「由於傳統自由主義僅強調國家與個人之間的權利分際,卻造成主流族群對於弱勢族群的壓迫;多文化主義則要求國家應正視族群尊嚴對個人的重要性,事實上以往融合式的統合政策並未能使個人的族群認同消失;相反的,如果弱勢族群受到歧視與貶抑,個體難以在社會上享受到應有的自由與尊嚴,社會衝突於是因之而起。」(張錦華,1997,頁41)。

台灣社會如同沙漏一般,主控意識型態與對抗意識型態隨著沙漏轉向,媒體與文化從上面漏到下面,又再隨威權解體轉向一次,再隨商業機制、優勢族群論述轉向、再隨著西方霸權、中國霸權再論述再轉向,台灣人民像是沙漏之中的細小沙子,在各個霸權間不斷被轉來轉去震盪之中,如果我的論文討論的政論節目與媒體始終無法呈現「協調的意識型態」,那麼這份論文只是描述現象,跟閱讀十五年前的研究一樣,我們能為這個社會帶來未來的解答嗎?

張老師在本書總結指出:「政府必須確立多文化主義的政策觀點,改善媒體所有權、經營權、聘僱權,才能改善媒體再現的偏差與刻板印象。」、「從批判理論支持弱勢族群反抗壓迫的角度,指出當代多文化主義的理論與政策規畫,深入解釋弱勢族群的認同問題,並誠懇的落實關懷途徑,這是人類文明史上更進一步的提升對於受苦者的同情與理解,應具有相當的意義與價值。」(張錦華,1997,頁189)台灣社會的國族認同是否也能多重認同?我們如何在現有的政論節目中呈現多文化主義的觀點?

    2005/11/07

    政論節目從對話到激化
    分類:鏡中媒介

    ◎yuyen
    政論節目「2100全民開講」報載創AGB尼爾森公司收視率2.02,這數字與去年三月二十二日總統大選後全民開講最高收視率3.32相距不遠,一個節目連續月餘追同一案件創高收視率,顯示其言論在輿論市場創下新的「意見氣候」。

    另一政論節目「台灣心聲之雞婆新聞」主持人汪笨湖於十一月二日痛批李濤,批李的這一段收視點突破1,進了有線電視排行榜;第二天,「新台灣高峰會」的周玉蔻痛批李濤十分鐘,這段獨白收視率讓平常0.3的收視率爆增到0.5,第二天,周玉蔻打李濤求饒,收視率也達0.5。收視率現象代表什麼?代表閱聽眾支持2100爆料嗎?或代表閱聽人喜歡看人罵李濤嗎?這樣的「意見氣候」會否影響投票行為?或進一步激怒與節目立場敵對的選民?各國研究顯示至今沒有一定的答案。

    德國傳播學者諾爾紐曼的「沈默螺旋理論」將民意定義為「迫使人順從的壓力」,意指菁英意見隨媒體放送形塑成「意見氣候」,導致閱聽人害怕孤立,相同意見者聲音加大,不同意見者只好沈默,進一步影響電視節目收視率。這個理論正可解釋「2100全民開講」爆紅,或去年總統大選前的「台灣心聲」節目因台灣意識高漲飆高收視率引來國際媒體採訪的現象。

    筆者曾問卷調查一千五百名大學生收視習慣與政治態度,證明收看偏藍政論節目者政治態度愈傾藍,反之,傾綠者愈愛收看偏綠政論。此外,政論節目在政治不穩定的訊息下,收視率也容易出現集體變化,參考最近的政治氛圍,除選戰與弊案外,台灣近半年的政治環境因藍軍政治領袖改變過去五十年與中國互動模式,以行動承認中華人民國政府為中國正統政權,導致國民黨政府曾形塑的台灣政府為中國正朔的「中華民國認同」重新建構內涵,這一連串政治變動正符合出現收視升降的政治變局。

    2100全民開講在行政院長謝長廷接受李濤專訪當天創1.3收視點,隨後即以這個1.3為基礎出現近年來政論節目罕見的收視高原期,接著民進黨團立委宣布禁止參加節目,之後的來賓多為三傾藍一傾綠,或多名強藍來賓對一兩名弱綠來賓,正符合「市場導向新聞學」。也就是政論節目立場愈極藍或極綠時,愈易受自已立場的群眾喜愛支持。再加上藍軍閱聽眾這半年面臨中華民國國家認同內涵的重建構變局,偏藍政見的收視率更符合收視爆增的背景。相反的,偏綠節目則是沈默螺旋中的沈默者,台灣意識受挫,收視率受影響。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民意論述與投票行為不一定有絕對關係,例如去年立委選舉時綠軍氣勢高漲,最後並沒有讓民進黨立委過半,美日等各國研究也證明「意見氣候」與投票勝負依個案有不同結果。

    政論節目從過去戒嚴時代的異議媒體,標榜「一塊錢可以當頭家」的精神,到現在每逢大選百家爭鳴,傳播學者曾希望藉由政論節目理性溝通實踐哈伯瑪斯的公眾領域精神。但最近看到政論專業來賓公開說:「只要能矇對一件事,胡亂指控也沒關係」、或「呂副總統快來爆料,我知道你有在看2100」…等言論,顯然政論產製受限於商業邏輯,根據市場區隔設立言論立場,製造對立激化對方支持者而難以對話。

    台灣的政論節目型式上早已從「假代表制」的假平衡進一步到「朋黨化」,是分眾的市場學與媒介政治經濟學的產物,例如TVBS新聞台原可透過新聞台的新聞專題來處理高捷案爆料,同樣能公布照片發揮影響力衝高新聞台收視率,但最後仍選擇讓政論節目成為精采的政治內幕叩應連續劇,政論節目既已成為附庸政治、附庸收視率的商業競爭邏輯下的產物,那麼,當我們在面對政論節目時,是否也得拋開嚴肅認真的心情,
    用收看連續劇的心情來重新面對呢?(本文刊載於十一月二日的蘋果日報論壇版http://www.appledaily.com.tw/News/index.cfm?Fuseaction=Article&Sec_ID=5&showdate=20051102&art_id=2172933&ShowCat=836825&NewsType=twapple&loc=TP&Hea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