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23

在兩個脈胳間遊走
分類:鏡中媒介

◎yuyen
「論學術藝師精神」一文提到「發現的脈絡」(the context of discovery)與「呈現的脈絡」(the context of presentation),兩組概念,前者是還在思考自己想法的脈絡,後者則是呈現給其他人的脈絡,他建議寫作時應採「呈現的脈絡」,在呈現的脈絡裡面,因為必須去兼顧他者的想法,有回饋與反思,或可得到新觀念,成為又成為新的發現脈絡。

C Wright Mills還強調:「必須在兩個脈絡間遊走出入,而當你遊走出入時,最好要知道你下一步的方向。」,同樣的,Robert K. Merton在「Notes on Problen-Finding in Sociology」也強調發現問題比回答問題找出答案困難。大部分重要的社會學研究問題不是來自內部變化,是來自於社會、生活、歷史事件重大變化。

在「馬克思的方法與方法論」一書中,黃瑞祺也曾提及:「科學哲學長久以來就有所謂「發現的脈絡」(context of discovery)與「證實或表述的脈絡」(context of validation or presentation)之分,前者探究發現一個新結果,後者將研究結果證實或表述出來。但至於人類是如何發現,如何想像?有一派主張「科學發現和天份、靈感,甚或是潛意識有關,屬於偶然性的領域,沒有邏輯或模式可言。」另一派則認為「科學發現也有邏輯或模式可循」。

有趣的是,在Allan W. Wicker 所撰的「Getting out of our Conceptual Ruts」一文提到幾個激發創意的方法,如想像極端、改變規模等、交叉分類、比較製表…,正巧又與Mills所說的激發想像力的七種方法異曲同工。最近在製作政論節目的過程中,深深感嘆最難處的確是找尋問題意識的過程,找出當天節目的主問題,之後在過程之中「再發現」(re-discovery),反而可以釐清紛擾,找出答案。

問題一:Robert批判當代研究方法,他認為套用前人結論放在自己的論文裡,透過電腦統計跑數字印證假設,這樣的研究方式是不能真正回答問題。依Robert的說法,上學期的一些媒介研究量化作業是否都失去意義?

問題二:人類的想像力是否也有邏輯或模式可循?文中所說要突破窠臼,思考不同設計與作法,有沒有規則或模式可依循?
問題三:文末強調要避免方法與技巧的崇拜,使真誠的學術藝師重生,努力成為這種藝師。我認為藝師也是指社會學研究者的熱忱,這樣的熱忱是否需從關心社會與人群開始?如何召喚出靈魂深處這樣的熱忱?

    2005/09/21

    分類:陳謙天下

    ◎yuyen

    當我沿著溪走
    看著溪裡的魚
    覺得牠自由自在,好幸福!
    當我回到家
    看到桌上有一盤清蒸魚
    覺得魚兒好可憐
    如果
    沒有上鉤被抓來
    就不會被煮來吃了
    失去同伴的感覺,一定很難受
    不過
    清蒸魚看起來很好吃

    要開動了!

    1. Blogger yuyen@9/22/2005 9:14 下午: 

      媽媽這樣想,「我」如果不是謙謙,是kiki時,就變成這樣:

      我沿著溪走
      看到溪裡魚兒游阿游
      自由自在
      好幸福

      忍不住
      想帶條魚兒回家做伴
      學牠在這個世界游啊游

      但是,回到家
      望著這
      魚兒
      牠不再游來游去
      動也不動
      覺得牠好可憐

      如果
      我沒有找牠學游泳
      牠就不會變成桌上這盤美味了

      失去同伴的感覺
      一定
      很難受
      不過
      看起來真的很好吃

      要開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