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19

看新聞請加註警語
分類:鏡中媒介

◎yuyen
「吸菸有害健康」,印在菸盒上的這小小一行字,是人民與菸商對抗多久才印上去的?相較於醫界與人民對於菸酒有害人體的覺醒,我們是否有一天會驀然發現,21世紀台灣的新聞已根本有害身心健康?多屬虛矯誇大不實?那麼,我們是否也應在新聞之後加註:「本新聞有害精神衛生!」、或政論節目片尾不只加註:「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台立場」,並且加註:「以上言論已被置入一種思考模式」、或「今日言論置入一種病菌,如發病請儘快就醫」。

台灣的新聞出了什麼問題呢?政治新聞依老闆與幹部政治傾向,置入兩種國家認同,成為藍綠文宣;其他新聞則置入不同的商品,報紙的頭版可以賣,雜誌的首頁更可以賣,新聞幾已成為完全「消費者」的場域。美國傳播學者賀絲特(Susan Herbst)將歐美媒體作為民意表達空間的歷史,區分為十八世紀法國新興中產階級與知識份子的「菁英型」(elite)、十九世紀末的美國社會不同政黨與利益團體的「團體型」(group)、和廿世紀中期民調與收視率技術發展下的「閱聽人公民型」(audience)。時至今日廿一世紀台灣,劉昌德(2002)認為現在已變成「娛樂消費者」取代了「閱聽人公民」,這符合J.Harbermas的商業化導致公共領域的「再封建」(refeudalization),公民在這個再封建的過程淡出,代之而起的是「消費者」身份認同,公共領域則退化為「大眾文化消費者」的場域。

如上圖這是十一月十一日聯合晚報的十一版「愛家畫題」版,全版以新聞討論木柵房價起動,但細看其中新聞,正是標準的新聞廣告化,逐一介紹春風碧璽、極美山莊、涵碧園等木柵新建案,文中還強調分別是休閒社區、萬坪保護區等,其中提到「涵碧園」的內文幾乎與下圖的涵碧園廣告文宣雷同。

上述只是平面報紙小小案例之一而已,根據張耀仁(2002)研究,三家無線電視台的晚間新聞中的娛樂新聞已占三成以上,分別是34.9%、33.7%、31.4%,報導形式上以演藝人員的宣傳活動占73.8%,同時,三台晚間娛樂新聞的同質性高達69.8%。距離張耀仁的研究至今已三年,報章媒體到電視的公關、廣告、行銷操控一切的情況更是變本加厲。

McManus(1994、1995)所提出的市場導向新聞學概念(market-driven journalism),媒體公司新聞部門不是向讀者或觀眾負責,而是向市場負責,尤其是向廣告主、消息來源或投資者三層面。在這樣市場導向運作之中,傳統的新聞定義「公器」即將退位,取而代之的是一項「外顯性商品」,過去有關新聞媒體所該擔負的規範性功能,如社會教育、監督環境等價值觀全面改變。這套市場導向新聞學的新教義具有三特點:一、閱聽人已被視為消費者(consumer)而不再是具理性溝通能力的公眾(public);二、個人的選擇與消費決定,是媒體的終極制裁;三、商品拜物教(Fetishism)與市場無形之手的法則,成為新聞室內的強勢專業義理,並將之內化為新聞業的價值觀。亦即在市場導向的新聞概念下,閱聽人與新聞成了消費者與商品,而非公眾與公共財(俞旭、黃煜,1997:230)。

中國時報時論廣場的民意論壇版的文章「正義?媚俗而已!」也提到這個觀點,文中指出,2100全民開講對高捷弊案沒完沒了的窮追猛打,與台灣龍捲風一演幾百集沒啥兩模,演到沒人看為止就是了;之前節目轉型討論公共政策也不是真的關心這些議題,原本互噴口水的節目內容收視率下掉了,只好換點新鮮的試試看。把TVBS拱成正義急先鋒或是老共的魔鬼代言人都太沈重了,他們只在乎能不能賣(王盈勛,2005)。在此同時,大韓民族賣給我們泡菜俊男、美國好來塢賣給我們西方價值、中國賣給我們長江啊黃河啊式的祖國情懷。台灣閱聽眾像是電影「火星總動員」裡的阿諾史瓦辛格,一個火星叛軍領袖也可能被殖入晶片誤以為自己是地球上的土木工人。

當政論節目、連續劇、新聞、報紙新聞版面等媒介與妓女一樣賣光光,讓建商、爆料政客、財團無止境的置入時,什麼都在賣的同時,現在已不是再討論媒介第四權、言論自由、無冕王或哈伯瑪斯什麼碗糕的時刻了,我們最該做的是盡速向全民展開媒介素養課程,建立全民對這個新媒介新商品時代的認知,讓囝仔大小認清現況與事實。

雖然我一向對於社會底層、人民草根的力量有信心,而且當2004年大選灌票、上流美與下流海現象、記者蹲下來SNG報淹水新聞之後,人民對媒體的覺醒已超乎我們的想像,但,如法國精神分析學者拉崗(Jacques Lacan)曾說,人們往往無法抗拒那種「在它之中又多於它」(in it and more than it)之下的誘惑力,因此人們往往被新聞、被廣告,被各種熟悉心理學的媒介所挑動,而不知不覺中被誘惑、被改變了。

抽菸加註警語之後,曾有民調發現24.47-33.31的人認為警語「根本無效」,而且有更多的人更時常看到鼓勵吸菸的廣告或畫面(李蘭,1993,臺灣地區成年人吸菸行為及其對菸害、香菸警語及廣告之認知),先進國家已規定在菸盒上印上駭人的菸品致癌畫面。當全世界如此對待吸菸的癮君子時,那麼,我們是否更該以同樣的健康標準,來面對台灣這些不健康不衛生,而且讓閱聽人成癮的新聞呢?

    2005/11/18

    一場爛泥巴仗
    分類:政論誤國

    ◎yuyen
    冬風冷颼颼,但在這場台北縣樹林市的總統卡車巡迴助講場子上,千歲街鎮南宮廣場出現卡車助講場難得的一幕,人愈聚愈多,散場時還有約五、六百人遲遲不散。手指著熱烘烘的場子,民進黨幹部坦言,這是卡車巡迴助講較熱的場子之一,這也代表台北縣打弊案打出了支持者的熱情,他坦言:「這場選戰如果民進黨輸了台北縣,不管別的地方贏多少,也都算輸了!」

    「我這個總統要找馬英九來商量事情,但他就是不理睬,周錫瑋喊著台北縣市合併處處跟著馬英九,像個跟班、附庸,這樣做台北縣只是『細漢仔』…」站在卡車上,聲嘶力竭的陳總統為子弟兵賣力輔選。

    選戰最後關頭,這場三合一選舉已打成史上最不堪的爛泥巴仗,藍軍的最大戰略就是要政論節目與媒體在高捷弊案上絕不能停,就算沒有新聞也一定要把一個月前的舊案重爆一次,立委邱毅維持天天要見報及上政論節目。相較之下,如果文宣戰是空中作戰,民進黨從選戰一開始就已失去制空權,對民進黨來說,如何才能激發出綠營支持者的鐵票,卻又不激怒藍軍支持者,變成考驗民進黨最大難題。尤其在這類如藍軍基本盤為主的台北縣,既要激出動員能量,選將又必須避免成為藍綠對立的對立者,這更是選戰的超難技術。進黨幹部透露,例如台北縣長候選人羅文嘉台上雖然站在陳總統旁邊,但細數羅文嘉在台北縣打出的每一支廣告,從電視到平面到看板,打得都是中間與改革,沒有一支廣告出現陳總統的畫面。

    不打雙總統牌,推出最後三大壓箱寶

    台北縣樹林鎮南宮這一幕只是選戰一剎那的縮影,選戰鳴槍倒數計時,進入最後諜對諜各出奇兵關鍵時刻,對民進黨人來說,這是執政五年來,第一次發現「阿扁總統牌」功效有限,總統牌已非萬靈丹。此外,這更是五年來第一次「沒有前總統李登輝」的選舉,雙總統牌失靈加上執政包袱,使得民進黨應戰特別吃力。但最後,民進黨還是找出了渴望有「續命大還丹」功效的三大壓箱寶。

    民進黨這三大壓箱寶就是選戰最後三大主軸,分別是:一、突顯軍公教18%的改革;二、主打台北縣永州案與黨職通公職等弊案;三、主打「顧台灣反親中」的台灣主體意識。

    相較於民進黨,國民黨在這場選戰中打的是也正是揭弊牌,國民黨的兩大軸線一是藉由高捷案目標瞄準謝長廷,希望將可能的2008人選先封殺;二是透過陳哲男咬住陳總統。相較於這兩大主軸,民進黨檯面下二大戰術,一是透過府院黨強力動員,臨時加場到地方拚場;二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與藍軍對打「東坡棋」。「當對手迎面丟來一坨爛泥時,花時間去撥開臉上爛泥只是徒增對手攻擊的機會,唯有立刻從地上抓起泥巴反擊回去,才能以戰止戰。」…這是台灣打選戰的必學招式,也因此,這場縣市長、鄉鎮市長、縣議員三合一選戰,打到選戰前夕,放眼望去盡是烏賊戰術。從主流媒體到小眾媒體,從電視政論節目到網站、光碟,各陣營盡是以含沙射影方式指責對手,從北台灣到南台灣,打爛泥巴仗的選舉戰術已讓全台皆黑,人人臉上手上都是泥巴塵土。

    一片烏賊戰術中,民進黨秘書長李逸洋說,最後關頭還是主打18%改革,突顯如國民黨榮譽黨主席連戰、副主席關中、吳伯雄等人的退休金都是人民血汗錢,希望省這些錢來補貼農民弱勢。此外,打弊案則是這波重點,如彰化縣長候選人卓伯源、台北縣長候選人周錫瑋、與苗栗縣長候選人劉政鴻等人在銀行都有疑似呆帳,其中有兄弟聯手、也有弟媳出馬,反掏空、打貪污、批腐敗正是最後重頭戲。

    此外,李逸洋強調,「顧台灣反親中」則是核心概念,國民黨配合共產黨提出台灣版反分裂法,士可忍,孰不可忍? 台灣絕不能去主權化是召喚認同的核心概念。

    除了提出三大主軸,面對國民黨馬英九統整下的藍軍來勢洶洶,民進黨府院黨還有兩大戰術,一是呼喚出「含淚投票」的綠軍支持者。

    自從中研院長李遠哲在立院坦言:「對民進黨感到失望,執政者有二點做得不好,一是政策的精準度不足,也就是政策形成太過粗糙;另外一點就是有些人的操守不好。」這股失望情緒、給民進黨一個教訓的情緒瀰漫民間,民進黨高層在一場又一場的站台中不斷道歉,坦言知道支持者對於高捷案有些失望,民進黨也有人犯錯,但是,選前正巧高捷案起訴了前總統府國策顧問陳哲男等人,證明民進黨反省改革的能力與勇氣都有,民進黨選擇正面面對弊案,也期待支持者站出來「含淚投票」。

    主流媒體變成藍營文宣,靠街頭耳語搏感情

    相對於國民黨十一月二十七日在高雄市辦「幫孩子找回未來」遊行,號召「反腐敗、反掏空」遊行。同一天,民進黨的「要改革‧顧台灣」遊行下午從屏東展開,輪流在各縣市啟動,最後由台北縣壓軸啟動。而陳總統率呂謝蘇游等接班人一天三場的造勢場合,沒有轉播,也不像藍軍系統從晚間八時到十二時出現各個新的政論節目號召藍軍支持者,民進黨選戰文宣是透過街坊小眾傳播,以及數十人到數百人的街頭演說。在寒風中沒有電視轉播、沒有政論節目、沒有大報相挺的候選人,這種氣氛彷彿回到了戒嚴時黨國媒體時代,只能從街頭與耳語找到心靈接近者。

    曾有幹部指著報章與電視感歎民進黨執政真是遜,連民視等電視台都變成綠皮藍骨,但另一位了解媒體現況的官員談到民進黨的媒體輿論戰、心理戰全面潰敗時,搖頭坦言,民進黨政府的確沒有用心面對輿論戰,但民進黨政府本來就和道不應該去介入媒體,更何況媒體幹部及記者多數賭向2008年的馬英九、以挺藍的為主,現在的媒體更不是民進黨政府有能力而應該去介入的,如何面對這一波藍軍有系統有力量有組織有規畫的政論節目戰、心理戰、輿論戰?官員兩手一攤無奈地說,只有放手任媒體擺佈,如唐吉軻德般地相信台灣人民有智慧選擇判斷。

    泥巴戰中打東坡棋,離譜判決催出台灣認同

    除了放棄大眾媒介轉以小眾媒介等管道激出支持者「含淚投票」外,民進黨最後的終極戰術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的「東坡棋」。也就是當對手在這兒下一步棋時,你也在相同的反方放一個子,當對手打弊揭弊時,民進黨也打弊案,當立委邱毅捏造說出「皇帝娘」、周刊誣指陳哲男搞3P還和陳敏賢交換再搞時,外圍團體也丟出非常光碟打爛泥。而「非常光碟」戰術則在民進黨內引起兩極反應,府院黨一方面希望打弊案要如台北縣打永州案一樣,拿出證據好好打而不是幾個人圍個圈坐著隨口說說。但另一方面,又憂慮於這些弊案雖有證據但不獲主流大眾媒介青睞,反而外圍人士打出的「非常光碟」能獲得電視報導,這正呈現出台灣媒介反智的現象。

    媒體戰像是空中作戰,組織戰才是正規的地面作戰!這一場三合一選戰中,民進黨正在打一場有別於過去十年來的新選戰,過去十年來民進黨從在野到執政,打的是文宣戰理念戰。但這一次,因為媒體與政黨間不同的國家認同,民進黨面對的是多數主流大眾媒體全面杯葛,轉而走向十餘年前那個月黑風高召喚認同的方式,透過組織動員及支持者耳語來打選戰,與前幾年更大的不同是,這一次民進黨也沒有請出李前總統,最後更不會有
    李、陳兩位前後任總統同台的畫面。

    李、陳雖然不再攜手造勢,但如文建會副主委吳錦發說的:「台灣歐里桑被法官重罰千萬元的官司正在民間發酵,台灣人最看不過老人家被欺侮,客家人最欣賞矮個頭的人卻能硬頸面對高個子的壓迫。」從TVBS2100全民開講挾外資胡亂爆料,到大眾主流媒體自動成為藍營文宣,以至於法官悖離常識的判決,在在激怒台灣人,而這一股「認同」的火正在人民心中燃燒,最後是否轉換成為出來含淚投票的力量,則是選戰勝負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