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14

費曼手札:熱情,誠懇與追求自由的精神
分類:讀書心得

◎yuyen

美國的「全知」雜誌曾經推許科學家費曼是當代「全世界最聰明的人」,費曼的書在台灣翻譯上架之後登上了暢銷書排行榜,今天推藨的這本費曼手扎,是從費曼人生各個歷程中所寫的信件,來檢視費曼的人生價值觀,但我心裡懷疑的是,書中的費曼是否被神化了?我們所認識的是真正的費曼嗎?

做為一個科學家,費曼的書籍最近在台灣書市掀起一陣旋風,這當然不只是因為費曼的科學成就,我在他的書中也讀出了他過人的人生特質,例如他非常的熱情、誠懇與追求自由的精神。

費曼1986年曾出任「挑戰者號太空梭失事原因」總統特別調查委員會,當時他特別強調:「我是自由的,可以不受任何層級的任何人影響。而我的推理方式是單刀直入的,我也很誠實。」費曼說,他不理會各方政治力量,他只是以近乎天真而單純的心思,沿著筆直大路前進,查清楚在物理實質原因上為何太空梭會失事(p583)。

費曼的一生是否都如他所說的,不可受人控制,絕對自由與誠實?這是什麼樣的特質呢?我們的人格中是否正欠缺這樣的特質呢?

費曼也曾說:「在物理世界裡,真相很少是完全清楚的,更不用說在那些和人有關的事了」,他說:「沒有任何疑點的事,不可能會是事實。」(p454)費曼是否在他的生命中實踐這樣的說法呢?在彌漫著不確定的條件當中追求真理,研究人員應該永遠抱持懷疑態度,這就是科學的精神,也是全世界對費曼喝采的主要原因。(p30)

費曼所留下來的書信中,可能很多女性會感受到這位科學家浪漫的一面,他堅持與青梅竹馬但罹結核病的阿琳結婚(p47),他曾在1942年6月寫信給母親,強調要結婚這個決定是現在的決,與高貴的情操或兒時吃菠菜的動機不同,而6月29日他們就真的結婚了。但從這段婚姻聚少離多只撐了三年,從書中費曼1946年10月17日寫了一封信給他的妻子阿琳(p131),可以知道兩人鶼鰈情深,但其實阿琳早在1945年6月16日辭世了。雖然喪妻一年半,但費曼寫說「你雖然死了,卻比任何活著的人更美好」,這封信末的附筆寫道:「原諒我沒有寄出這封,我不知道你的新地址啊!」。

試問,一般科學家會這樣的浪漫嗎?這是拿過諾貝爾獎的人嗎?

但,費曼的第三段婚姻也非常特別,但書中似乎沒有收錄太多他婚前寫給第三任英國籍妻子的情書,為什麼呢?熱愛流留於上空酒吧,過著特異獨行科學家生活的費曼,是否有著一顆空虛的心靈呢?還有,他的第二任婚姻是否有人麼隱情呢?

費曼曾參與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的原子彈實驗,他在一封給母親的信件中提及此事(p126),這封信仔細提到科學家們原子彈試爆炸的過程,天空先出現明亮的黃色,地面呈白色,黃色光愈來愈暗轉為澄,隨後橘紅火球上,看來如同香菇的,最後只剩下翻騰的黑,這一切局限在美妙的紫色光暈裡,最後只留下長長的一股煙在下方。而因為聲音傳播比光慢,巨大的爆炸聲比眼前的畫面慢了一分四十秒。這封信中,費曼說大家對於「自己參與的工作深感自豪,也許我們能使戰爭早日結束。」究竟科學家如何看待這些影響人類歷史的實驗的?

原子是什麼呢?在費曼給他的表侄女信中說「原子可能就像手錶一樣,但實在太小了,我們只好用力讓兩個原子相撞,再看看飛出來的那些有趣的東西,就類似手錶的齒輪、彈簧等…」(p174)。費曼與一般專家不同的是,他很願意與包括媒體等其他領域的人溝通,與陌生人寫信,這正是費曼吸引後人的原因,

一個科學家不只鍾愛物理與真理,擁有過人的熱情才是讓人感動的地方。

愛因斯坦常嘲諷自己說:「為了懲罰我蔑視權威,命運讓我變成另一個權威。」但費曼雖然在物理學領域已是權威,但他卻常對大學生說:「別管那些權威人士說什 ,要自己想一想。」(p460),我想,費曼才是真真切切的一直活在疑惑與不確定之中,這是一種自由主義情,更是是他所篤定的科學信仰。

閱讀完費曼一生所寫的這麼多的信,我想,費曼所擁有的正是我們所欠缺的,我們欠缺了點科學人的精神,我們還欠一點對這個社會的熱情,我們欠缺打破權威的決心,我們也欠缺追求自由的毅力。

    2005/06/13

    詩與圖:吃火鍋
    分類:陳謙天下

    ◎yuyen


    噗噗噗噗
    鍋裡的湯 沸騰的叫
    好吃、好吃、真好吃
    青菜配醬油
    手工丸子滑溜滑溜
    飯配肉 
    美國小牛排肉
    台灣梅花豬肉
    香味四散
    火鍋店裡煙霧騰騰
    好香好好吃
    肚子圓鼓鼓 好撐

      2005/06/12

      曼紐因六零年代協奏曲錄影
      分類:音樂人生

      ◎yuyen

      1962年的曼紐因,今年他46歲,演奏生涯邁入成熟期,與他一同登場的指揮家柯林戴維斯也正值俊年。這卷黑白演奏紀錄片正是我出生前五年前所錄的。

      這張片的卡司是:柯林戴維斯所指揮的「倫敦交響樂團」,演奏的是貝多芬的小提琴協奏曲。 
      由曼紐因演奏並指揮「法國廣播公司室內管弦樂團」,演奏的是莫札特的「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
      以及曼紐因與佛利賽所指揮的「柏林管播交響樂團」,表演的是布魯赫的「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
      再加收貝多芬的f大調浪漫曲,由鮑特所指揮的「倫敦愛樂管弦樂團」。

      曼紐因的一生中最常演奏的是貝多芬的小提琴協奏曲其實他十二歲作為一個天才音樂神童時就常演奏此曲。此外,他在指揮莫札特小提琴協奏曲中,我們可以看到他與團員交換獨奏的樂章,如同拋球一般。而布魯赫的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則是他生平第一首錄的協奏曲。

      欣賞紀錄片看到曼紐因與其他指揮家的不同風度與氣質,讓我對那個年代更加懷念。

      Menuhin, Yehudi1916/04/22 -- 1999/03/12國籍: 美國。他是小提琴家、指揮家,1916年4月22日出生於美國紐約,1999年3月12日在德國柏林逝世。曼紐因4歲學習小提琴,7歲以獨奏家的身份與舊金山交響樂團合作演出,1929年在華爾特(Bruno Walter)指揮柏林愛樂下,於一場音樂會中演奏巴赫、貝多芬與布拉姆斯的小提琴協奏曲。曼紐因30年代到巴黎跟隨安奈斯可學習,1932年在艾爾加親自指揮下錄製了艾爾加小提琴協奏曲。1950年後,曼紐因逐漸把演出重心放在指揮上。1958年到1968年擔任巴斯音樂節總監,1969年在英國溫莎創辦曼紐因節慶管弦樂團。後來又創辦曼紐因音樂學校。1987年與香港出版商合辦亞洲青年管弦樂團,並擔任該團音樂總監。英國皇室在1965授予曼紐因勳爵士稱號,1993年被封為英國的終身勳。

        海飛茲、魯賓斯坦、皮耶第高斯基
        分類:音樂人生

        ◎yuyen

        在1957年的這場演奏,是指揮家魯賓斯坦、小提琴家Heifetz及大提琴家Piatigorsky的共同演奏。我們可以看到皮亞提高斯基的弓到激情處,他臉頰的肌肉也為之顫抖。

        演出的曲目是貝多芬第4號G大調鋼琴協奏曲孟德爾松 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第一樂章 非常熱情的快板德布西 棕髮女郎丹尼庫 霍拉斷奏華爾頓 大提琴協奏曲蕭邦 降A大調波蘭舞曲 "英雄"

        Heifetz與Piatigorsky都是來自蘇聯,他們與來自英國的Primrose因音樂理念相近組成三重奏,不計較排名,不互相爭榮。三人裡,又以Heifetz最賦盛名。Heifetz一生總共活了八十六歲,然而其中就有八十三年與小提琴為伍。他在美國演奏之後,讓美國人大為傾倒,頓時成了美國人的音樂偶像。而Heifetz本人因為也很能適應美式的生活,所以後來也在美國定居下來了。

        Heifetz是Auer的學生。Heifetz曾經說,他能夠成功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他是少數的幸運兒之一,有一個好的生長環境讓自己能自由發展,加上父母親對古典音樂教育的推崇之外,那就是,他還有一位像Auer這樣的好老師。海飛茲的琴藝是很忠於Auer的學派的。他不矯揉做作,僅只是忠於音樂,將它恰到好處的表現出來。他會運用揉音的技巧使音色非常富有變化,但是又不會讓人覺得過分飽和。至於處理Rubato(自由速度)的問題,他曾經打過一個比喻。他說,音樂裡的自由速度,其實就像在偷時間一樣,你在哪一個地方偷了一點,就得在另一個地方把它補回來。

        提到海飛茲的演奏技巧,有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的精確性。甚至有人因此批評海飛茲拉琴沒有把感情放進去,等於只用一隻手拉琴。但是,等到海飛茲碰上了西貝流士的小提琴協奏曲之後,大師就完全甦醒過來了。海飛茲演奏的西貝流士的小提琴協奏曲,充滿旺盛的情緒,感染了世界上無數的人!

        Heifetz, Primrose, Piatigorsky三位大師,曾經在1961-1965年間,同時在南加州大學任教。但是他們組成三重奏的時間,則是在這之前的事了。三個人當中,Primrose最先離開人世,而Heifetz與Piatigorsky的晚年也都奉現在作育英才的事業。因為他們都認為,音樂是上天最寶貴的賞賜,身為一個藝術家,他們有責任將這份禮物傳承下去。

          轉載「紐約時報談海飛茲」
          分類:剪報資料

          ◎yuyen

          文/鄭俊平    行將結束的廿一世紀第一年,「或許」是已故的技藝精湛小提琴家海飛茲(Jascha Heifetz)誕生的第一百週年,「也有可能」是第一百零一年。

          在樂迷心中具有某一個時代標竿地位的海飛茲,卻連正確的出生日期都沒有一個具公信力的說法,多少顯示了對這位大師的研究,特別是傳記出版,一直沒能和他偉大的音樂成就相稱;當然,這自然也是樂界、樂史的損失及缺憾。

          日前一位於美國愛俄華大學研究小提琴社會史的史康波(David Schoenbaum),在十二月廿三日的紐約時報撰述了一篇相當精彩的〈海飛茲百年誕辰:顫抖與抽搐〉(Heifetz at 100: Both Thrilling and Chilling),該文中不但分析了為何海飛茲的傳記始終未能出現「公定本」,也提供了過去許多來自海飛茲周遭的第二手資料。

          這篇評論中,史康波首先以研究者的身份指陳,由整個音樂史的進程檢視,像海飛茲這樣地位和年代的傑出演奏家,卻沒有一本翔實的傳記,是一件多麼不尋常之事。

          「自一九三O年代到六O年代間,當時第一線的小提琴演奏家如史柏汀(Albert Spalding)或是西格提(Joseph Szigeti)等,都已有相當大量且具參考性的研究資訊供後世擷取」,史康波寫道,接下來的數十年間,如曼紐因(Yehudi Menuhin),甚至是從父親、妻子到他的姪兒都參與了建立曼紐因個人史的行動,至於近年出版的克萊斯萊(Fritz Kreisler)、及史坦(Issac Stern)或基東.克萊默(Gidon Kremer)等人的傳記或著作量也不遑多讓。

          不過,從文獻或傳記的量和質來比較,海飛茲比起以上這些演奏家,卻好像是個「不值得記憶──或者也可以說他是個多不容易讓傳記作者下筆的人」,史康波舉例指出海飛茲有多麼不易採訪,「他曾經這麼告訴一位面訪者:『請儘量簡短……我生於俄國,三歲受音樂啟蒙教育,七歲在俄國第一次登台、一九一七年在美國初演………能說的就這麼多了,真的。』

          另一方面,海飛茲於琴藝方面的精湛造化,又不得不令人引頸期盼他個人的音樂自我鍛鍊史料。名樂評家羅茲(Henry Roth)曾表示,上天賦予了海飛茲奇佳的手臂下彎柔軟度及細部肌部肌肉的協調性,「這使得他能更快速及更敏感於其它知名的演奏者」。

          除了引述羅茲的說法,史康波並調出了一堂過去海飛茲於課堂的教學影帶參考,該堂課中某位學生被大師要求演奏知名的協奏曲目,作曲家蕭頌的〈詩曲〉(Poe`me)。這首曲子的難度之高,「可以讓任何有志氣的小提琴家望之卻步」,降G大調的〈詩曲〉,演奏者的手指必須在一個「恐怖的」八程音程上運動。

          苦練,加上天賦

          然而,海飛茲以這樣的曲子做為課堂重點自然本身也得要有兩下子。「沒有人要求自己能像海飛茲那樣」,史康波指出,當年海飛茲為了練好這首曲子,曾導致他的一根手根有一段時間不自主地顫抖與抽搐。
          苦練,加上天賦,羅茲對此的評論是:打從一九一七年開始,美國的聽眾開始覺得海飛茲的演奏簡直到了一種夢想都不及的境界(Undreamed)。

          不過,話題回到有關大師的傳記和資料,則足堪是海飛茲恆久藝術生涯的最大陰影。史康波說,「比起柏頓(Humphrey Burton)的全書561頁、有完整索引、年表和附注的曼紐因傳記」,至今則仍沒有對海飛茲真正具指標性的文本。

          偷偷抹去的出生日期

          事實上,根據海飛茲的次子傑(Jay Heifetz)的說法,紐約的某大出版商曾經和海飛茲前秘書簽訂過合約,不幸的是這位作者在完成了近三百次訪談後卻過世,此後再也沒有繼承者完成此書的撰寫。 該位作者於海飛茲身故十四年後的去世留下了無限遺憾,這個遺憾一直到今天──大師誕生於現今立陶宛的菲紐斯(Vilnius)約一百年後仍然存在。

          由於海飛茲在世時就是出了名的自我保護與孤立獨行,撰寫者的困難度自然增高,就連他的出生日期也充滿爭議。有趣的是: 海飛茲的兩位唱專屬唱片攝影者馬譚斯及安東尼.馬譚斯(John Maltese & John Anthony Maltese)猜測,大師的確切出生日期是給他母親「趁著沒人看到的時候」偷偷抹去了。

          而這個猜測倒也不是憑空而來,史康波指出,在俄籍猶太人的族俗中,年輕者比年長者佔便宜是非常明顯的, 因此,猶太家庭的父母總是遵守這項法則,讓小孩們自己也未必清楚出生日期,可以多保留一份青春──至少,傑.海飛茲可做證,他們家從一九O一年以降就非常堅持這個規矩。

          海飛茲最新出版的傳記

          至於目前關於海飛茲最新出版的傳記,經史康波求證都不是經海飛茲欣然認證的書寫。其中一本是大師的以色列籍仰慕者刻意以迷你相機拍照,畫質粗糙不說,傳記的文字則讀來「像不可靠的小報報導」。至於另一本《我所知道的海飛茲(Heifetz As I Knew Him)》,則是大師過去的門生,艾索洛德(Hurbert Axelrod)私自出版。艾索洛德過去擔任協處海飛茲文件的任務,目前則在紐澤西經營全球魚獲代理業務及小提琴收購。

          另有一位海飛茲的學生奧格斯(Ayke Agus)曾為文評述,艾索洛德在《我所知道的海飛茲》中提供了許多相當有用的文件及照片。不過大師本人似乎並不以為然。這本傳記的第三版及最新版中, 附上海飛茲的獻詞,大師在作者的照片旁送給了這位學生一句話,「請接受我困惑的證言──為這本醜陋、不公正且不真實的書。」

          不論海飛茲的生辰究竟是在一百年或一百零一年前,這幾乎已無從可考,自然也不影響其音樂成就;倒是當年在蘇聯布爾什維克黨人協助下,得以至西方登台後的海飛茲,有不少來自友人、學生的描述,或可補上大師傳記史料的一些漏洞。

          現任紐約文化事務委員會的主席舒維勒(Schuyler)的事蹟就是其之一。報導指出舒維勒曾在一九五五年和陪同海飛茲前往參加一場堪薩斯市的演奏會,隨後他們並準備轉赴芝加哥進行錄音計劃。不幸的是,他們那時正因為天氣轉壞而被耽擱在機場。大師將會因此而錯過了重要的行程嗎?史康波寫道,「想都別想」。

          天價與受歡迎的海飛茲

          首先,機場一位售票人員,可想而知也是海飛茲的仰慕者,幫他們弄來早已售罄的列車車票;到了火車站後,則會有同是大師迷的計程車司機,帶領他們穿過重重阻塞的交通趕赴目的地。

          海飛茲也沒辜負這班人的襄助,他絲毫不受舟車勞頓影響,隔天錄完了的布拉姆斯協奏曲,到場聆聽的大提琴家史塔克(Janos Starker),一位連自己都認為不輕易稱許同行的人,聽完後忍不住直呼,「從頭到尾,我沒聽過這樣令人震驚的演奏。」

          要了解海飛茲在當時的演奏有多麼出類拔萃,就算是以最基本的金錢報酬來衡量,大師也當仁不讓拔得頭籌。史康波比較了當時音樂家們的身價:在一九一九至二O年樂季,紐約愛樂簽約給薪的標準是──克萊斯萊二千美元,海飛茲二千二百五十。到了一九四九到五O年,小提琴家密爾斯坦(Nathan Milstein)的行情是三千八百美元,鋼琴家魯賓斯坦(Arthur Rubinstein)八千美元,海飛茲則叫價九千美元。

          在一九五三年,RCA唱片則和海飛茲簽訂了當時難以想像的十年鉅約。難以想像之處還不僅止於大師「可以錄任何他想要錄的」;其酬勞是第一年兩萬兩千五百美元,之後每年再加五千元,整個合約RCA得付出近五十萬。要知道,那時美國一輛車要兩千美元,一棟房子要兩萬兩千元,一把瓜奈里(Guarneri)名琴得花三萬美元──而事實上海飛茲早在一九二二年就有能力自費購下了他手上的那一把。

          當然唱片公司花大錢,自然期待豐收,即使是在唱片業不景氣的今天。現在已成為BMG旗下的RCA唱片,一九九五年出版的那套全部四十六張唱片的《海飛茲全集》,至今已賣掉了七千套。而從九九年開始轉錄大師七十八轉及LP時代錄音的Naxos唱片公司,老闆海曼(Klaus Heymann)初步估計,這一年多以來,Naxos每一張海飛茲歷史錄音都賣掉了近一萬張。

          不過這樣一位身為「搖錢樹」、又成名甚早的海飛茲,也注定了他大部份的人生情節;早在一九四O年,一位作曲家及樂評人泰勒就說,「他(海飛茲)的藝術生涯將無可避免地如是:練習、旅行、排練、演奏、睡覺,而且年復一年,少有改變。」史康波查證,海飛茲本人在公開演奏三十二年後曾統計過,他已經花萬了六萬六千小時,大約佔他醒著的時間的五分之二,有一把小提琴在他手上。

          以研究者身份說話的史康波,固然惋歎沒有一本信實的海飛茲全傳問世,基於情感,他只得提醒樂迷們,還留存下來的大師遺產尚有:他那把瓜奈里琴存放在舊金山青年博物館, 每年都會有一位被指定的青年音樂家拿它出來重現弦音;而一海飛茲的演奏椅則放在洛杉磯的哥倫布表演藝術學校內,長年被一位名叫李普賽(Robert Lipsett)的人所珍藏。

          不管有沒有大師傳記,「總之」,史康波說,「自一九一一到一九七二年間的(海飛茲)錄音,現在到處都可以買的到,而且只需要花合理的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