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12

極化社會中談多文化主義

分類:鏡中媒介
◎yuyen

上張錦華老師法蘭克福批判理論課已是十八年前的往事,閱讀「公共領域、多文化主義與傳播研究」一書,張錦華老師的發言位置已不是十八年前那位堂堂課都談批判理論的歸國學人,而是處於多文化環境、多重認同紛爭中台灣社會一份子。從書中一中一台報導研究、媒介的意識形態分析,似乎發現,面對媒介以「主控意識型態」與「對抗的意識型態」為主時,1992年時已少有媒介是「協調意識型態」。張老師面對這樣的研究結果,也只能感歎媒介的意識型態對立的多、協調的少(張錦華,1997:頁61)。

那麼,十五年後的今天呢?翻開2005年11月11日各報頭版討論修廢軍公教18%的新聞:中央日報是「軍公教怒轟…發動遊行」、聯合報是「採最嚴方案,逾30萬軍公教受影響」、蘋果日報是「民眾多肯定,全教會:肥高官瘦小吏」、中國時報是「20萬公教月損萬元、荷包大失血」、自由時報是「18%改革採甲案,省6千億」、台灣日報是「改革節餘擬挹注老農津貼」。同樣一則新聞,呈現出來的還是各報的主控意識型態與對抗意識型態,蘋果日報反而是具有「協調意識型態」的媒體。十五年了,社會變化很大,不變的是台灣媒體中霸權與意識型態的對抗,媒體呈現的對立氣氛,與1992年張錦華分析的一中一台新聞在媒體中的對立一模一樣。台灣從民主化走到了兩極化,媒體在商業機制下,也鼓勵報刊、媒介與政論走向了極化。

多文化(multiculturlism)觀點正是當前全球的重要課題。本周法國發生非裔青少年火燒暴動而宵禁事件、上周英國外相宣布因應穆斯林火燒地鐵而要BBC成立阿語廣播電台,全球因為回教文化與基督教文化、優勢族群文化與弱勢族群文化對抗的時刻,台灣的媒體從平面到電視也呈現出兩種對立而無對話的媒體現象,其中也隱含了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兩種文化與族群認同的衝突。此刻,正是張錦華老師書中所述:「族群文化的衝突是當前世界主要危機之一」、「由於傳統自由主義僅強調國家與個人之間的權利分際,卻造成主流族群對於弱勢族群的壓迫;多文化主義則要求國家應正視族群尊嚴對個人的重要性,事實上以往融合式的統合政策並未能使個人的族群認同消失;相反的,如果弱勢族群受到歧視與貶抑,個體難以在社會上享受到應有的自由與尊嚴,社會衝突於是因之而起。」(張錦華,1997,頁41)。

台灣社會如同沙漏一般,主控意識型態與對抗意識型態隨著沙漏轉向,媒體與文化從上面漏到下面,又再隨威權解體轉向一次,再隨商業機制、優勢族群論述轉向、再隨著西方霸權、中國霸權再論述再轉向,台灣人民像是沙漏之中的細小沙子,在各個霸權間不斷被轉來轉去震盪之中,如果我的論文討論的政論節目與媒體始終無法呈現「協調的意識型態」,那麼這份論文只是描述現象,跟閱讀十五年前的研究一樣,我們能為這個社會帶來未來的解答嗎?

張老師在本書總結指出:「政府必須確立多文化主義的政策觀點,改善媒體所有權、經營權、聘僱權,才能改善媒體再現的偏差與刻板印象。」、「從批判理論支持弱勢族群反抗壓迫的角度,指出當代多文化主義的理論與政策規畫,深入解釋弱勢族群的認同問題,並誠懇的落實關懷途徑,這是人類文明史上更進一步的提升對於受苦者的同情與理解,應具有相當的意義與價值。」(張錦華,1997,頁189)台灣社會的國族認同是否也能多重認同?我們如何在現有的政論節目中呈現多文化主義的觀點?

http://yuyenjean.blogspot.com/2005/11/blog-post_12.html